










品牌故事

story
認證起源
原住民烤大豬在坊間很著名,但市場上屢屢發現假借原住民名義來招攬生意的現象,為保護原住民產業發展,維持「原住民烤大豬」這項原住民傳統美食之產品地理特性、價值與獨特性,並與市面上的烤乳豬或者仿冒的原住民烤大豬作出市場區隔,乃建立「南投縣原鄉原住民烤豬認證」機制。
從培訓課程、學科測驗到術科測驗,完整而嚴謹的流程,就是希望通過認證的學員,能夠成為「官方認證」的烤豬職人,在未來的烤豬商品上,除了烤豬能夠美味、誘人之外,同時讓消費者食得安心、放心,更將烤大豬獨特的文化脈絡傳遞給消費者,從本質強化「烤大豬」的產品價值,也期望能向廣大的消費者市場,展現南投縣原住民特色烤大豬技藝和美味。
巴布? Babu!
布農族語的BABU或泰雅族語的BABUY,發音皆似「巴布」,都是指「豬」的意思。原住民族「殺豬」有分享、團聚和慶祝等各項正面意義,傳統上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會殺豬,大至舉辦祭典、和解儀式或結婚,小至女婿孝敬老丈人等。布農族婚禮的分豬肉儀式,更是依據親屬關係及熟識程度分送不同部位,原住民對「豬」的重視程度可是相當高呢!




